集成创新,传世精品
发布时间:2018-09-21
集成创新,传世精品
——略论百卷《世界毒物全史》的特点与启示
冉新权
(陕西省环境科学学会)
史志诚教授主编的百卷《世界毒物全史》是一部奉献之作、集成之作、创新之作、传世之作。从史记所涉及的历史时间之长,空间地域之广、学科门类之多,都可跻身于世界史书和中国史书之最的行列;从史记把毒物的微观与毒物的宏观相结合的巧妙程度审视,也是世界志书和中国志书不可多得的、少有的精品之作。
实际上,毒物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毒物的身影是长久以来伴随着人类生存,生活和发展的一类具有重要功能和作用的物质(包括负效应和正效应)。百卷《世界毒物全史》正就是一部关于对毒物的认识史、解析史、诠释史、防范史和应用史。
按广义毒物与狭义毒物,化学合成毒物与天然毒物(动植物、矿物与微生物毒物),工业污染物与传统毒物的分类,按毒物毒性级别的划分标准,现代工业生产排放的各类污染物,也包括放射性污染物在内都可列入广义的、合成的工业污染物的毒物范畴;而我国的中草药大体都可划入狭义的、天然的与传统的毒物的范畴,这也与民间常说的“是药三分毒”基本上是吻合的。
2015年我国科学家屠呦呦研究员获世界生理学和医学诺贝尔奖。她和她的团队几十年坚持中药学的现代开发与研究,把从青蒿中提取出的青蒿素作为临床治疗疟疾的新药,使世界2亿人受益,为世界34亿人造福,彰显并进一步证明了中国的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奖极大的鼓午了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也把中医药宝库的开发与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与之相类似的,是2016年史志诚教授主编的百卷《世界毒物全史》由西北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也着实令人振奋、可庆可贺。史志诚教授20年的心血填补了毒物专门史集成研究的一大空白,全史的出版同样是我国,乃至世界出版界的了不起的一件盛事,必将推动世界和中国毒物的开发研究走向新的辉煌。我之所以把2016年史志诚教授主编的百卷《世界毒物全史》的出版与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相提并论,恰是我认为这两者之间有着诸多的相似性和内在上的联系,即在理想追求、奉献精神、奋斗经历、学术坚守、“退而不休”等方面都有着诸多的共同点,从各自所从事的研究领域来看,也有着密切的、本质的、普世价值的内在联系。
我认为百卷《世界毒物全史》有六个鲜明的特点:
一是“两条主线”的特点。门类种类繁多的毒物既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相伴永远的一类重要物质,与之若即若离、相克相生、相辅相承;同时,又是维系生态平衡,物种平衡,维护生物多样性的一类重要功能类物质。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两类;人与毒物的关系,也有以人类为中心的主线和以非人类为中心的主线之分。一般的史书都是以人为主线或以物为主线展开的,百卷《世界毒物全史》同时贯穿着“两条主线”、“两个中心”,即从毒物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影响和毒物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的维系的角度观察、取材、编撰,并充分挖掘世界各地的特色的和中华民族地域特色的“多种毒物资源”,既全面系统挖掘了毒物的功能和影响,又充分体现了百卷《世界毒物全史》与一般史书的不同的独特之处。
二是多维向度的特点。今天,我们提出“互联网+”,是强调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新关联、新带动、新创造、新动能、新业态等等的幅射度与关联度。仔细阅读百卷《世界毒物全史》,也能真正体会到“毒物+”的广泛的关联关系。可以认为,本书把“毒物+”挖掘、展现,呈现得活灵活现,淋离尽致、别开生面、引人入胜。可以说,百卷《世界毒物全史》多维向度的特点,海涵了毒物毒性毒理,分析鉴定、提纯合成等技术层面的,以及人类环境、生态环境、经济社会发展等人与自然及社会层面的所有事项,深刻地、多维度地反映了毒物类物质对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对人类历史及不同的历史阶段、对自然生态系统(动植物、微生物)、对人类环境和人类健康的深刻的,甚或是无声无息的影响。
三是时空至大至极的特点。门类种类繁多的毒物始终是与人、与自然、与生态、与环境相伴随的。对毒物的源解析,认识、再认识,分析、再分析,研究、再研究,开发、再开发,预防控制,毒性降解,无毒化途径的选择,以及医学应用,食品应用和综合应用等都必然涉及到和延续到更长更大的时空范围。仔细阅读百卷《世界毒物全史》,可以具体地体察到全书所包含、所反映的时空坐标的至大至极,也可以体会到人类认识毒物的艰辛历程,及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与牺牲。人类花费几千年的时光,才从世界各地几千种植物作物中最终选择、筛选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等作为人类可食用的、安全的、无毒无害的粮食作物,就是一个与毒物奋斗的、漫长的、求索过程,马铃薯的无毒化就是人类求生存、求发展的最伟大、最成功的开发之举。
四是问题导向的特点。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的签署,可以认为是世界各国首次共同对影响人类球境的现代毒物——工业生产排放的污染物发出的宣战。人们都希望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而影响这一切的,都源于工业生产超标,排放的重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SO2、NOx、CO、PM10、PM2.5、O3等污染物,以及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恶化,继而引发各种微生物病毒的快速变异等。这些现代毒物、非传统毒物、广义毒物问题,已成为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面临的一个最突出的问题和最大挑战。百卷《世界毒物全史》没有回避和轻视这些问题,对这些都有入微入细的诠释,既有高层次的毒理机理分析,又不乏法律、警示、科普的内容,同时也包括了史志诚教授主持的课题成果和调查报告。
五是史料尽详尽细并兼具志书的特点。主编百卷《世界毒物全史》史料尽详尽细是前提、是基础,也宛如“大海捞针”,难度极大。但史志诚教授及其团队态度严谨,坚持不懈,行为自如,把持有度,而且做到了大开大合,条分屡析,观点清晰,尽全尽系(统)。而且该书还兼具志书的特点,以毒物为主体,篇志记传图表录要素基本俱全,横分门类,纵述历史,贵在专业。我尚未有更多地时间进行细致的统计,粗略统计和估算百卷十册五百万字的出版量,至少需要数千万字的史料,数万篇以上文献的支撑,尚不论几易其稿了。这是多么大的工作量啊!多么大的科技文化工程啊!这是一个令精力充沛的中青人都会感到忘而却步的事啊!但都成了一个从农业厅一把手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一位老同志的最爱与追求,实在令人钦佩。史志诚教授执着的专业精神,事业精神,哪里是一般人所说的“发挥余热”所能了了的,实实是地下3000-4000米的干热岩层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中深层清洁能源的一种无私奉献。
六是充满唯物辩证哲学思想的特点。可以认为毒物是自然辩证法则的产物,也是环境的产物与生产活动的产物。百卷《世界毒物全史》通过展现毒物门类种类的多样性、毒物分布区域的多样性,毒物毒性毒理机理的多样性,毒物功能的多样性等,同时又深刻地反映着唯物辩证法,矛盾论,实践论,量变到质变,以及我国古代的“天人合一”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在毒物开发研究中的意义。可以认为毒物是动植物体生存、繁衍,保护自身生命的一种秘密武器,是可通过食物链传导的,且具有一定杀伤力,破坏力的一种特殊功能的物质,也是影响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种“天敌”,但又是治疗人类疾病,保障人类健康的不可缺少的生命必需品。因之,毒物的去毒化,无毒化或“以毒攻毒”无不体现出毒物的辩证法与毒物的生命力。人类医学在20世纪最伟大的两大发明发现是抗生素和激素的发现,合成与应用,但进入21世纪,我国水污染防治“十条”把水环境中的激素和抗生素的控制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这就是毒物的辩证法,毒物的多重性,复杂性。
百卷《世界毒物全史》的启示会是多方面的,而且会是因人因专业因兴趣爱好而异的。但可以肯定,无论何人都一定能从“开卷”中激发出诸多“有益”的思考与联想。我自己从百卷《世界毒物全史》中获得的启示也是多样的,当下感到重要的有以下几点。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毒物的种类和多样性在快速增加,生物多样性也在迅速减少,人类环境受到巨大的威胁,环境的恶化也加快了微生物病毒的变异,20世纪“毒物毒性灾害”呈高发态势,据史志诚教授撰文整理世界毒性灾害达46例,影响深远,破坏力巨大。为遏制和扭转这种态势,首先必须从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创新和清洁生产层面,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产业的技术进步,从源头上大幅减少工业污染物类毒物的影响和危害。第二要建立健全环境与健康监测,调查和风险评估制度,鼓励和组织开展环境质量,环境毒物对公众健康影响的研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环境污染有关的疾病。第三要从食品安全的角度,加强加快大气、水、土壤污染治理,重点针对重金属污染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环境激素类化学品污染物,居住区大气中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物,以及PM2.5,PM10,SO2,NOX,O3等污染物。需要组织跨学科的技术攻关,集成创新,从环境与健康的结合上设立重大课题,寻求重大突破。第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公平开放的发展理念,发扬“天人合一”“道发自然”的观念,都是解决全球工业化所伴生的工业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和理念,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同时,要加强中国中医药宝库的开发,为SARS病毒,禽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寨卡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的防治和消除,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最后,从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开发和环境保护的角度,我郑重推荐大家阅读百卷《世界毒物全史》,从中享受“开卷有益”的乐趣,努力提高绿色化学化工技术创新和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有效性、针对性。